查看原文
其他

轻度行为损害的临床评估方法研究进展

邵园,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-04-28
点击上方“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”可以订阅

轻度行为损害(MBI)是指50岁以后首次出现的以精神、行为症状为主,而没有严重认知损害的综合征


研究表明,MBI可能是额颞叶痴呆的早期阶段,及早识别MBI可帮助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。


然而目前仍没有标准的MBI临床评估方法


现重点从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、神经影像学评估、实验室评估3个方面作简要概述,以全面评估MBI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,尽早识别MBI。


一、MBI概述


1.MBI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区别:

轻度认知障碍(MCI)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,但无日常生活能力下降,伴或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,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早期阶段。


在MCI阶段进行早诊断、早治疗,可取得良好疗效。


除此之外,主观认知功能下降也被认为是痴呆的一个高危因素,利于痴呆的早期识别预防。


研究发现,MBI比MCI发展为痴呆的风险更高,可作为认知正常老年人将来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标志。对MBI患者及早识别干预,将明显延缓痴呆的发生发展。

2.MBI诊断标准:

MBI的诊断标准于2016年由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及治疗协会(ISTAART)提出。


标准为50岁以后首次出现,至少持续6个月,表现为动机下降、情感不协调、冲动控制障碍、社交退缩、感知或思维内容异常,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,并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所致


目前国际统一应用ISTAART诊断标准,与临床表现和评估量表相辅相成,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参考依据。

3.MBI评估现状:

目前对MBI的评估多限于量表评估,其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较少,但探讨精神行为症状与认知功能下降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。


多数的研究结果倾向于精神行为症状增加将来患痴呆的风险,可作为痴呆的早期阶段,与MBI的研究一致。


因此可以从痴呆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中,选取更适合MBI的临床评估方法


二、MBI神经心理量表评估


(一)精神行为症状量表评估


1.MBI-C量表:

MBI患者表现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,因此需要重点评估精神行为症状。


2016年ISTAART发布MBI诊断标准后,制作了MBI-checklist(MBI-C)帮助评估MBI症状及严重程度。


该列表由家人或知情者回答超过6个月以上的症状,包含34个条目,分属5个方面内容:动机缺乏、情感不协调、冲动控制障碍、社交退缩、感知或思维异常


有学者研究认为MBI-C的截断值取6.5可以在MCI患者中将MBI区分出来,截断值取8.5可以在主观认知下降患者中将MBI区分出来,并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。


MBI-C有助于更好、更早识别筛查出MBI。


MBI-C的开发使MBI有了量化的评估工具,便于临床使用,更利于研究者用于科学研究。目前已被翻译为西班牙语、意大利语。


我国也已经翻译并汉化,即中文版轻度行为损害列表,敏感度达到86.96%,特异度86.00%。


不过MBI-C只是一系列清单,尚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量表。该列表目前应用相对较少,其信效度仍需进一步验证。

2.神经精神科量表(NPI):

对于MBI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,NPI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。


NPI是由Cummings等为痴呆患者开发的评估精神行为症状的量表。


评价12个常见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(幻觉、妄想、激动/攻击性、焦虑、抑郁、欣快、淡漠、脱抑制、异常动作、食欲紊乱、睡眠和夜间行为紊乱)


汉化版NPI量表Cronbach'sα系数为0.85,分半系数为0.83,总分重测信度为0.86,具有良好信效度。


NPI使用简便,为半结构化访谈,对抑制性症状和淡漠性症状的鉴别提供了方法


在许多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,信效度良好。


但是NPI评估种类仍有限,不足以全面了解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。


另外,NPI-Q问卷版容易受到知情者或照料者主观的影响,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分

3.MBI-C与NPI量表比较:

MBI-C可用于筛选MBI患者并评价其严重程度


相较于NPI而言,MBI-C包括更多的项目,更为准确全面


另一方面,对于因教育水平较低而无法配合完成认知量表筛查的患者,MBI-C可以通过知情者如家属等来对可疑对象做出评估,从而提高早期痴呆的检出率。


但是中国目前关于MBI报道较少,MBI-C尚无大规模临床研究和应用。



(二)认知功能量表评估


MBI大多转化为额颞叶痴呆,其认知功能评估应重点放在执行力及语言功能这两个认知域。


推荐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(MoCA)、临床痴呆量表(CDR)或画钟测验(CDT)


1.MoCA量表:

MoCA是2005年由Nasreddine等专门为筛查MCI创建的认知评估工具。


量表简洁易懂,涉及的认知域全面,包括记忆力、注意力、视空间和执行能力、计算力和语言感知


MoCA量表敏感性强,具有很好的信效度。


相比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(MMSE),MoCA把更多的权重放在执行功能、抽象能力、回忆以及注意力计算力方面,同时也强调语言功能。


MoCA可在MMSE的正常范围内筛查出轻微认知损害患者。


MoCA对文盲与低教育老人的适用性差,许多直接翻译而来的MoCA版本不一定适合我国人群


我国也进行了多个小细节的改版,但信效度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2.CDR量表:

CDR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。


采用临床半定式访谈患者和知情者来获得信息,评估受试者6个方面的表现(记忆、定向、解决问题、社区事务、家庭生活、生活自理),敏感性极强,可用于MBI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。


虽然CDR受“天花板效应”和“地板效应”影响小,易于标化,可重复测定,但因耗时长,受教育年限、语种等因素的影响,其作为痴呆早期诊断的筛查工具仍有争议。

3.CDT量表:

CDT是广泛应用的量表,评分系统尚不统一。


分为两种,一种要求受试者在空白的纸上画一幅几点几分的钟,反映执行功能;另一种是要求受试者模仿已画好的钟,反映结构能力


通常认为,要求在空白纸上画钟的CDT,需整合空间组织、数字次序、时间概念等多方面的功能,反映执行功能,这主要是额叶的功能。


MBI患者多进展为额颞叶痴呆,主要表现也是额叶的异常,因此推荐此种CDT用于MBI的认知评估。


CDT操作简单方便,仅需1min就可以完成,敏感性极强,可用于早期痴呆的认知功能评估,因此可用于MBI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。


但是CDT能反映的认知域较少,不能全面反映患者认知功能。


因此可用于MBI的初步筛查,对于筛查出有问题的患者再进行详细的认知功能评估


(三)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



日常生活能力主要通过日常生活能力(ADL)量表进行评估。


表包括6项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8项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,在痴呆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.5%,特异度为89.1%。


但是MBI患者通常日常生活能力没有受损,因此多用于鉴别排除诊断,评估患者是MBI、MCI还是已经达到痴呆的程度。



(四)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注意事项



神经心理量表是MBI筛查、诊断及量化的得力工具,甚至在影像结构变化之前便可筛查出来。


使用量表评估,可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化、量化、统一化。


但是,世界上没有敏感性、特异性均100%的量表。


所有的筛查量表都未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、听力、肢体残障等缺陷,量表评估受到一定的限制。


因此推荐结合神经影像学评估及实验室评估进行综合评估



三、MBI神经影像学评估


功能影像学的损害往往出现较早。所以,可采用神经影像学方法(比如PET或MRI)评估MBI。


(一)PET评估



PET可检测患者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含量、葡萄糖代谢改变,脑血流、多巴胺转运蛋白、5-HT受体、乙酰胆碱酯酶等在脑内的活性。


一项最新PET检查研究发现,在认知功能完好的MBI患者脑内存在β淀粉样蛋白沉积,但无tau蛋白及神经退行改变,据此推测PET检查发现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是MBI的特异性标记


但是PET检查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仍为空白,需要后续进一步广泛研究。



(二)MRI评估


目前有关MBI患者颅脑MRI特异性标记研究非常少。


颅脑MRI评估包括额顶叶萎缩评估、内侧颞叶萎缩评估、全脑皮层萎缩评估以及脑白质损害评估


由于MBI患者大多发展为额颞叶痴呆,因此应高度关注额顶叶评估


内侧颞叶和白质损害的评估主要用于鉴别及排除诊断


如果出现额顶叶萎缩,一定要注意MBI的可能,需要结合量表及实验室检查等全面评估患者。


1.额顶叶萎缩评定量表:

评估额顶叶萎缩包括矢状位、冠状位和横断位。矢状位主要根据后扣带沟、顶枕沟的宽度以及楔前叶是否萎缩来评估。


横断位和冠状位主要根据后扣带沟和顶叶脑沟的宽度来评估。


该量表将额顶叶萎缩4个等级,分级如下:0级,无萎缩;1级,轻度萎缩;2级,中度萎缩;3级,重度萎缩。

2.内侧颞叶萎缩评定量表:

通常在脑桥前面水平选择一层通过海马体部的层面,观察脉络膜裂的增宽、颞角扩大以及海马结构高度的变化。


分级如下:0级,没有萎缩;1级,仅有脉络膜裂的增宽;2级,同时伴有侧脑室颞角的扩大;3级,海马体积中度缩小;4级,海马体积重度缩小。


其中,≤75岁者,MTA评分为2级或更高为异常;>75岁者,MTA评分为3级或更高为异常。

3.全脑皮层萎缩评定量表:

该量表是对整个大脑的皮层萎缩进行评估。


分级如下:0级,没有皮层萎缩;1级,轻度皮层萎缩,脑沟增宽;2级,中度萎缩,脑回体积缩小;3级,重度萎缩,“刀刃样”萎缩。

4.脑白质损害评定量表:

脑白质损害评定法被证实可全面反映整个大脑白质病变。


分级如下:FS-0级,无改变(正常);FS-1级,斑点状(可多个),但对于老年人属正常;FS-2级,斑块状,早期融合(桥形成);FS-3级,斑片状,大片状融合。


四、MBI实验室评估


1.脑脊液检查评估:

目前关于MBI患者脑脊液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尚查不到相关文献。


但是从2014年发布的IWG-2痴呆诊断标准可以看出,痴呆诊断标志物包括:脑脊液Aβ1-42、PET淀粉样物质。


疾病进展标志物包括:tau蛋白、颞叶海马萎缩、PET/SPECT-FDG检查异常


因此可以检测MBI患者脑脊液的上述生物标志物并进行追踪,来研究与将来发展为痴呆的关系。

2.血液实验室评估:

MBI发病危险因素知之甚少,基因多态性研究也非常少。


国内最新研究表明,ApoEε2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有MBI的比例较低,携带ε4的MBI患者倾向于有更严重的临床症状


通过提高对MBI早期识别和危险因素发现,有助于预测未来MCI甚至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,从而实现痴呆的早期干预。



另外,根据MBI的概念及诊断标准,可借用MCI及痴呆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进行筛查。


在血液实验室评估中,可通过神经元烯醇化酶(NSE)水平评估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


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,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。


NSE升高代表神经细胞的丢失和死亡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BI患者脑内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,将来可研究NSE是否可作为MBI的特异性标志物。



五、展望



总之,MBI将来发展为痴呆的风险极高,应得到重视。


临床医生应在早期即进行MBI全面评估,包括量表评估、神经影像学评估和实验室评估。


而且临床医生必须掌握如何分析评估报告及其不足之处,合理地将评估结果运用于临床,避免单纯依靠分数进行诊断。


另外,神经影像学评估和实验室评估在MBI患者的研究非常少,且不具有特异性,需要今后深入研究MBI患者与健康人群或痴呆患者的差异,从而寻找MBI的特异性标记。


目前MBI尚没有一个成套的评估工具,应尽早制定适用于我国MBI患者的评估方式,建立中国人群诊断标准和信效度检验,以期及早发现MBI,及早干预、治疗,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,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。




作者:邵园 王建 朱俊 王永军

来源: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 年第 21 卷第 7 期


联系电话  010-83191160

官方网站  http://www.ndmh.com/


学术前沿

最新资讯

论文浏览

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